年度调薪,拼的是什么?

A公司是深圳一家大型物业管理企业。年底将近,又到了年度调薪的时候。各部门对于薪酬的不满,人力资源部李总早有耳闻,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,哪个部门都不能得罪,更不能厚此薄彼,否则又会招致各部门的抱怨。

为了避免这些不必要的麻烦,李总计划实施一套无差异普涨15%的年度调薪方案,但当方案报送到老板那儿去的时候,得到的却是老板的质疑和批评。面对一份“失败”的调薪方案,李总一筹莫展,不知该如何调整。


01

为何“调薪”方案得不到认可

笔者有幸看到这份“不成功”的调薪方案。在仔细分析过该物业企业的内、外部情况后,认为该方案没有得到认可,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:


超过了企业承受力

很多企业在进行年度调薪时,往往忽略了企业的实际承受能力。就一般经验而言,企业年度薪酬调整方案的薪酬增加率不应超过企业的利润增长率。经过测算,该物业公司在上年度的利润增长率大约在13%左右,这就意味着此次调薪的幅度最高也不能超过13%,而普调15%的方案明显大于利润增长率,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范围。


调薪策略不明确

薪酬普调并不意味着各类员工的薪酬涨幅“大锅饭”,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不同行业的企业,需要对不同序列的岗位采取不同的付酬策略,比如一些高科技企业会把薪酬向研发和市场序列的岗位倾斜,体现公司对这两类人员的重视,通过高于市场的薪酬留住这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人才。

而这家物业公司在进行薪酬调整时,忽略了不同序列岗位的差异性,对各个序列的薪酬采取“一碗水端平”的态度,表面上是希望企业上下一团和气,避免大家相互攀比,其实对那些应该被重视的员工来说却有失公平,而这些关键岗位的员工,很可能为此心生不满,埋下了被竞争对手用高薪挖走的隐患。


没有体现个体差异

调薪不搞“一刀切”还体现在需要考虑个体差异。从员工的个体而言,差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:

一是个人能力的差异。同一岗位中,个人能力强的应该比能力差的薪酬高,在薪酬调整中要体现这种差异,而不应搞一刀切,否则对高能力的员工显然是不公平的。

二是绩效表现的差异。对于绩效表现优秀的员工,涨幅可以适当大一些,对于绩效表现一般或是较差的员工,可以减少涨幅或者冻结涨薪。


没有考虑外部竞争力

薪酬调整同时要考虑员工的薪酬水平是否偏离了市场薪酬水平,通常我们用CR值(实际薪酬和中点值的比值)来表示员工薪酬现状值与市场薪酬的中位值的比值。CR值越低,表示实际的薪酬比市场的薪酬水平越低,在调薪幅度上应该尽量加大比例;CR值越高,表明员工现有的薪酬比市场的薪酬越高。在调薪幅度上面应该尽量减少比例。


02

实施调薪的“规定动作”

详细分析了A公司薪酬体系方案为什么得不到认可的主要原因之后,接着就是如何进行科学的调薪了。通常情况下,年度调薪一般需要遵循如下几个步骤:

第一步
确定薪酬的总体预算

确定薪酬总体预算一般要参考以下几个因素: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以下简称“CPI”)的增长率、企业利润增长率等。

第二步
收集市场薪酬数据

尽管各个部门都在抱怨自己部门的薪酬水平低,但仅仅只是一种主观感觉,并未获得客观的薪酬数据。只有通过了解同行业的薪酬数据,对比市场薪酬数据水平,才能准确展示公司哪些岗位的薪酬确实比市场低,哪些岗位的薪酬比市场高,进而帮助决策层做出正确的调薪决定。

第三步
划分岗位序列并设定不同的薪酬策略

可以把该物业管理公司内部岗位划分为六大序列。根据物业管理行业的特点,A公司在薪酬的市场对标方面,可向管理序列和技术序列适当倾斜,对这两个序列采取领先型的薪酬策略;对职能序列、市场序列、服务序列,可采用跟随型的薪酬策略;对操作序列,可采用滞后型的薪酬策略。


第四步
明确调薪的标准

员工年度调薪尽管会考虑到CPI的逐年增加等因素,确保大部分员工都能得到涨薪,但是哪些人涨得多、哪些人涨得少是需要有明确的标准和依据的。通常,年度普调有两个依据:

一个是CR值,即原来的薪酬水平离市场水平差异大的员工,调薪幅度可以大一些。

另一个是综合绩效表现。这里的综合绩效由年度绩效与员工年度能力态度评价构成,绩效占比70%,能力占比30%,最后形成综合绩效。综合绩效根据得分区间分成A、B、C、D四类。A表示卓越,B优秀,C合格,D待改进,综合绩效表现好的员工,调薪幅度可以大一些,最后结合员工的CR值与过去的综合绩效表现进行调整。

第五步
进行薪酬测算

为了确保测算的薪酬增长率,不超过上年度的利润增长率,还需要对薪酬调整进行细化甚至是反复评估,以确保薪酬的调整幅度不超过企业所能承受的范畴。

如果A公司根据第三步与第四步进行薪酬测算,发现薪酬涨幅超过10%的涨薪预期,那么就意味着要适当调整第三步与第四步,直到薪酬的涨幅控制在10%以内为止。


03

调薪也靠“软实力”

以上步骤是年度科学调薪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些原则和标准,当然,在调薪的过程中不光要注重科学性,还需要体现出艺术性。科学性讲究的是技术的刚性,艺术性讲究的是方法的柔性,只有刚柔并济,才能让年度调薪更接地气。那么,需要在哪些方面体现其艺术性呢?


与员工进行调薪前的沟通

薪酬沟通是调薪环节中很重要的一环,往往很多企业直到调薪结束,员工才知道调薪这回事。这样很容易诱发员工与企业的一些矛盾。因此,在调整薪酬前,有效的沟通就显得很有必要。薪酬沟通可以采用多种形式:


问卷调查

通过问卷调查搜集员工对于薪酬的一些看法,但在问卷调研的方式上要注意,最好结合企业年度的敬业度调研一起开展。单独进行薪酬问卷调研容易使员工对于年度调薪的期望值过高,通过员工敬业度调研,在敬业度调研中设置一些员工对于薪酬看法的问题。需要注意的是,不能直接问员工对薪酬满意不满意,而是要问类似于“您认为支付薪酬应以个人能力或绩效为依据,还是以职位价值为依据”等这样的问题,侧面了解员工对薪酬调整的真实想法。

非正式谈话

重点对一些核心员工进行非正式的访谈,比如通过平时吃饭时的闲聊等方式,侧面了解员工对于薪酬的一些看法,但切忌给员工做出任何承诺。现实中,往往有些领导在员工面前做出许诺而又无法兑现,这样极易造成员工的不信任,并在工作上产生懈怠心理。



做好调薪的宣传工作

一般情况下,人力资源部要召开薪酬调整的宣传会,借此传达关于年度调薪的理念及政策、影响本次年度薪酬调整的主要因素、本次薪酬调整的具体流程,以及薪酬调整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,这样就能让员工充分理解并认可薪酬调整的方案。在宣传过程中,人力资源部还需要耐心解答员工提出的各种询问,使员工清楚薪酬调整的政策。



接受员工的合理申诉

只要涉及调薪,总会众口难调,一旦不满情绪在整个公司传播开来,就会传递巨大的负能量。因此,在正式调薪之后,企业还需要设立专门的调薪申诉渠道,接受员工各方面的投诉,尤其是对于一些关键岗位的申诉,要引起管理者高度的重视,防止核心员工因为申诉不畅而萌生去念。



与员工进行薪酬面谈

薪酬调整结束后,要告知员工调整薪酬的依据与理由,当面了解员工对于调薪的想法。对于加薪的员工,鼓励其继续努力;对于未获加薪的员工,要告知其未获加薪的理由,或是因为原来的薪酬过高,或是因为工作绩效表现并不是十分出色。进行薪酬面谈时,要以正面鼓励为主,切忌打击员工的积极性,不可用批评的语气指责员工,而是应该帮助员工一起努力改进绩效,共同探讨绩效改进的方法,协助员工达成良好的业绩。

年度调薪既是一门科学,也是一门艺术。通过科学的测算技术,为年度调薪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坚强的后盾;通过艺术的方法,来推动薪酬调整的有效实施。唯有两者有机地结合,方能使年度薪酬调整方案更易于落地、更加切实可行。

(作者:肖作举;本文首发于《人力资源》杂志)